2008年,河南女孩不顾反对勇嫁黑人,婚后才知丈夫是奥巴马亲弟弟
文|安浔
编辑|安浔
2016年,深圳。
“而立之年,我觉得应当深刻反思过去,母亲在家暴中的悲惨处境犹如昨日,我决定把我的童年经历公之于众,让世人了解。”
采访会上,一位身着黑色西装、头戴花纹头巾的黑人,正在接受记者访谈。
当主持人用“奥巴马弟弟”来介绍他时,他连忙否定对方的话:
“对不起,我的名字叫马克·奥巴马·狄善九,大家可以叫我马克,我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人。”
台下一位身穿旗袍的优雅女性,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台上男人。她,就是马克的爱人——刘雪华,一个几年前还是在深圳打工的河南女孩。
无数人非常好奇,这场跨国恋是怎么开始的呢?奥巴马的弟弟,不在美国享福,他来中国干什么呢?
“我真是白养你了,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?你为什么想不通要嫁给一个黑人,以后我在外面怎么抬得起头!”刘雪华的母亲强烈反对女儿嫁给一个黑人老外。
刘雪华抬起头回答道:“你们为什么不能尝试接纳他,他很好,很优秀。”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,刘雪华的父母感到十分忧伤。
马克知道刘雪华和她的母亲争吵后,他的内心无比谴责,他很喜欢刘雪华,并强烈想和刘雪华共度余生。于是他在心底暗自起誓,一定要让刘雪华的家里人,改变对自己的看法。
于是在接下来日子里,马克把刘雪华照顾地无微不至,他更加努力学习汉语,甚至把刘雪华的父母当成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孝顺。
刘雪华的父母把一切都看在眼里,嘴上虽然什么也不说,但心里却对这个幽默风趣的外国小伙子渐渐改观。
这一天,刘雪华的父母终于松了口。马克对着刘雪华父母发誓:“我一定会对雪华好,好好对她,我以后也会在中国定居。”
几年后,两人水到渠成地结婚了,马克也践行了他的誓言。他潜心学习中国文化,努力工作,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带给刘雪华最好的生活,并且马克做到了一辈子留在中国。
可就当刘雪华得知自己的丈夫,居然是奥巴马的亲弟弟时,她感到非常错愕,刘雪华很好奇,为什么丈夫从来没有提起过呢?
马克1965年出生于肯尼亚的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,他的父亲巴拉克是一个流连花丛的浪荡子。
巴拉克一生都在女人堆里度过,靠着花言巧语、坑蒙拐骗和不同的女人厮混,结婚四次,曝光出来有8个孩子,更别提暗处不知道的私生子了。
巴拉克1960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政府赞助,随后从落魄村庄辗转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读书,在留学过程中,巴拉克因为自己是夏威夷大学的第一个黑人,由此受到的关注较多。
有其父必有其子,巴拉克从小被父亲影响,浪荡因子刻画在基因里,没课的时候就天天在夜店里醉生梦死。
马克出生前,巴拉克就有着两段婚姻。第一段婚姻是在故土,那时候年少轻狂、不惧一切的巴拉克,靠个人魅力俘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。
当时两人由于年纪很小,爱情上头时领了结婚证,不过婚姻也只维持了一小段时间。
来到夏威夷后,巴拉克凭借自己的才情,和装出来的修养吸引了很多女人,他天资聪颖,善于伪装自己,知道怎样能更好地展现出他的男人魅力,使女人死心塌地地爱上了他。
不幸的是,安·邓纳姆就是其中一位被迷惑的可怜女子。
邓纳姆是一个集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奇女子,由于家境优渥,她从小备受宠爱,因此懵懂无知,天真烂漫,简单来讲就是好骗。
遇到巴拉克后,从小就对美好爱情向往的邓纳姆,在巴拉克连哄带骗下将身心错付。
巴拉克看到邓纳姆家大业大,就暗下决定要把这个傻乎乎的公主搞到手。
邓纳姆父母看到女儿和一个穷小子在一起,严厉批评女儿,并劝诫女儿分手,但是邓纳姆觉得父母是在阻碍她的幸福生活。
巴拉克见状,便深情款款地告诉邓纳姆,自己永远会对她不离不弃。上头的邓纳姆以和父母断绝关系做要挟,加上当时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,邓纳姆父母才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。
婚后邓纳姆觉得自己会和巴拉克过上幸福的生活,可生活却对她当头一棒。
在邓纳姆大着肚子并满怀对未来生活期待时,巴拉克正在准备去哈佛大学的留学事宜,然而这一切邓纳姆毫不知情。
见到邓纳姆那挪动困难、略显臃肿的身材时,巴拉克鄙夷不屑,白眼都翻上了天,巴拉克并没有对这个家庭产生任何留恋,转身就抛弃了她。
面对丈夫的冷眼相待,邓纳姆明白了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,但她觉得自己骨血相连的孩子无辜至极,不该成为婚姻的牺牲品。
就这样,侯赛因·奥巴马在一个单亲家庭出生了,因为疼爱儿子,邓纳姆编造故事,让奥巴马以为自己是在爱里出生的。
在经历两段婚姻后,巴拉克依然没有意识到,自己的行为对之前两位妻子造成的巨大伤害。在哈佛毕业后,巴拉克又结识了第三任妻子露丝。
尽管巴拉克人品不好,但他找的妻子都是一个比一个漂亮,渣男说的就是他了。
回到肯尼亚后,两人结婚并共同孕育了一个儿子,这个人就是马克。
在马克的记忆里,自己的童年充满着暴力与训斥,如果可以,他并不想回忆那段黑色的日子。
巴拉克觉得自己有留学背景高人一等,在政坛上高谈阔论、言辞犀利、做事冲动,为此他事业不顺,频频跌跟头。
巴拉克工作上的怒气没法发泄,于是回家就对着小小的马克,和可怜的妻子拳打脚踢,整日靠着酗酒排解心中苦闷。
马克在《走出肯尼亚》中叙述:“父亲打在母亲身上的每一拳,我都能感同身受;父亲的每一次施暴,都将我试图为自己建立起来的世界,击得粉碎。”
在马克心中,父亲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。因为父亲,从小他就战战兢兢地生活,生怕哪一句话说不对,而遭到父亲殴打。
在学校里,马克也不受小朋友们喜欢,因为肤色原因而被人称作杂种。每次崩溃大哭时,马克只能和母亲相互倾诉,母亲的温柔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慰藉。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终于,1972年露丝因为受不了巴拉克的暴力,而选择结束这段暗无天日的婚姻生活。
离婚后,露丝带着马克来到美国,再婚嫁给了一个白人男子狄善九。
狄善九不同于巴拉克的粗暴,他温柔体贴,对马克爱如己出。马克在狄善九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,这对非亲生的父子,比起亲生父子更让人觉得温馨。
马克为了表达对继父的感激之情,毅然决定改姓。
为了报答狄善九的养育之恩,马克学习刻苦,高考考入了美国的布朗大学,之后他继续深造,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,几年后顺利毕业。
毕业后的马克入职了一家通信网络公司,表面看上去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但是生活总不可能一帆风顺。
一天,马克偶然得知,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要来看望自己,尽管两人之前没有见过面,但是马克非常抵触,他不愿再回忆童年的凄惨生活。
露丝见状说:“他是你的哥哥,哪怕你不喜欢,出于礼貌你也应该去打个招呼。”
马克就这样和自己的哥哥奥巴马,有了第一次碰面,见面后的两个人可能是血缘关系相互吸引,长相相似的两个人,竟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复杂感情。
两人聊了一会,哥哥奥巴马就开始把话题往父亲身上引导,敏锐的马克意识到了哥哥根本不是来看望自己的,更多的是想打探父亲的消息,了解家族的历史。
马克感到很失望,他不愿意和哥哥多加讨论这个话题。于是两个人便吵了起来,随后不欢而散,之后因为尴尬两个人很多年都没再见过面。
几年后,全球经济危机席卷美国,因此不少人被公司裁员,马克不巧成了其中的“幸运儿”,失去工作的马克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。
马克也不断地尝试寻找新的工作,却一直碰壁。
身边人的劝马克投靠他的哥哥奥巴马,但是被马克果断拒绝,自尊心强的他不愿意让哥哥看到自己落魄的样子。
幸运的是,一天马克吃早餐的时候,看到报纸上有一则消息,中国正在招聘外教老师,马克跃跃欲试,考虑许久后,他决心变卖资产动身飞往中国。
马克起初很担心自己不适应中国的生活,因为文化差异很大。但是在这里待了一年以后,马克越来越喜欢中国。
但是好景不长,马克因为和校长意见不合,他辞职了。那时候深圳经济刚刚发展,马克抓住商机,开了一家咨询公司。
休息之余,马克也会去福利院做义工,和一些孤儿玩耍,马克非常喜欢小孩,看着小孩开心的笑颜,他觉得自己童年的创伤也在逐渐好转。
因为准备未来在中国发展,马克在自己蹩脚的汉语上,也下了很大的功夫,他每天忙完工作后,都会去当地一家幽静的茶室里喝茶学习。
在这里,马克邂逅到了自己的爱人刘雪华。刘雪华在茶室工作,第一次见到马克时,她就被马克磕磕绊绊的汉语逗笑了。
刘雪华热情地走上前,纠正马克的读音。而马克在异国他乡,看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姑娘愿意帮助自己,他十分感动。
马克得知刘雪华在茶室里上班,于是便经常来这里喝茶,很多人告诉刘雪华这位黑色小哥可能不怀好意,让她注意安全,但刘雪华觉得两个人非常投缘。
在相处过程中,马克会给刘雪华讲一些异国他乡的风景、名人轶事;刘雪华会认真教马克汉语,所以马克的中文水平也进步飞速。
渐渐地,同样身处异乡的两人,在长期交流下,两颗心慢慢地向彼此靠近。两个人平时互相依靠,一起解决难题,感情越来越好,不久后便确立了恋爱关系。
刘雪华尽管出生在北方,但却如南方姑娘一样温柔似水,有一股古典美人的味道。
刘雪华喜欢诗词歌赋,马克也对这些非常感兴趣。马克平时会看一些中国名著,还会练习毛笔字,天资聪颖的他练就了一手好书法。
不久后,两人便开始讨论结婚事宜。可是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——文化、饮食、宗教、种族等,因此刘雪华的父母始终不同意两人的婚事。
在刘雪华强烈坚持,以及马克长久真心努力下,两个人终于举办了婚礼。
两人结婚那年,马克的哥哥奥巴马正好当选美国总统。由于事务繁忙抽不开身,奥巴马发了一封邮件,来祝福他的弟弟。
也正因如此,刘雪华知道了自己的丈夫,竟然是奥巴马的弟弟,她觉得很惊讶,她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背景。
奥巴马走马上任后,私生活和家庭情况也被媒体深挖。这时候,马克自然而然地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,众多媒体都盯住了马克,时刻准备揪住他的小辫子。
马克和他的妻子不厌其烦,马克始终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,他不想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,也不想依靠任何人,更不想蹭哥哥奥巴马的热度。
后来,马克把自己的经历编成了书籍。因为自己淋过雨,他想为更多的人撑伞,他想看到更多的花开。
2008年汶川地震,马克和妻子慷慨解囊,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在中国20年间,马克和妻子去孤儿院做了无数次义工,去到了很多福利机构,进行募捐活动。
他与妻子到全国各地进行钢琴演出,他们所做的所有活动,以及募捐的钱,都用来帮助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。
马克同时还创办了多家慈善机构,他的善良、无私奉献精神让无数网友纷纷动容落泪。
在出版的一期凤凰周刊上,马克说道:“我出生于肯尼亚,在美国迷失了自我,却在中国获得了重生。当我来到中国,,这里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家的感觉。中国教会我进一步认识到家的重要性,让我重新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根。”
从马克身上,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热爱,就如同他自己所说:“我热爱中国这片土地,这是我的第二故乡,我也会永远生活在中国。”
如今马克与刘雪华二人,已经携手走过十几载,曾经不被看好的婚姻,却过得有滋有味,他们不希望被人打扰,所以我们只能默默祝福他们。
而马克的汉语已经达到了七级水平,他写的毛笔字飘逸灵动,平时也醉心于中国古典文化。
马克偶尔也会去一些高校开展讲座,但更多的是开展慈善活动,他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中国。
似水骄阳戴:这婚姻没有值得宣传的地方呀!
云深不知谁:在国外谁的弟弟都没用,各过各的。
手机用户6336900001:看人要看人品,不要因为肤色歧视别人,都是吃自家的饭,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
还世界一片安宁:不管背景不管种族,中国本就是多民族国家,只要内心真心的想融入中国这个大家庭也是好事一张。也许以后的地球人都有可能融为一体的可能,没有国界之分只有区域名称,到哪里都不需要签证,没有军备竞赛只有欣欣向荣,那样才是人类的真正福音。
朴实金桔8F:不是谁的弟弟问题,是黑人。难道狮子的弟弟就是人类吗?
积极的天空2u:嫁给奥巴马亲弟弟又如何,还拿来说,奥巴马还说过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日子,那是不可想象的
普西莱戈渔夫:奥巴马的亲弟弟又怎么了?一地鸡毛!
机智的露珠Fa:都是自立独立个体,不会因为谁而生活
红山茶几:祝福,中国的女婿,好好在中国过好自己的日子。
用户2371022330314:想看看他们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啊?
用户644058762427:不会是见📉吧[笑哭]
小瓜唱古诗13071307:无论什么人,有爱心,有善心就好,祝他们幸福。
木木王妃:自己不强大,什么也白ta
兵哥谈眼镜:木屋烧烤吧
阳光伴我一路行:为马克点赞赞赞赞赞赞赞赞另中国人民尊敬!
豆可520520:重点是又怎样,还不是敌对中国
无畏FOREVER:她妈妈说得对
Darwinism铁血烟雨:离嫁到总统就只差一点点了。
用户638899761328:有缘千里来相会
沧桑大师:仔细看看这货与奥班马还真像
海之东河之南:都不是一个娘,什么亲弟弟
不凡的人生一定要努力:祝福好人一生平安!
我喜欢大海所以一直浪:有什么用
机智的铅笔fZ:不想看
codelint:又想搞“幸存者”宣传么
Jeef狼四爷:奥巴驴果然比奥巴马牛
断粮的农人:想说明什么玩意?
烟从指尖升腾:最讨厌吃女人软饭的外国男人,混不好就找个中国女人养。
STORY1314520:奥巴马算老几!中国人好像不欢迎这个美国黑人……[酷拽][酷拽]
张华强a:鸟用,如果嫁给县委书记的弟弟就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