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:儿媳晚上偷偷留门,数日后,公公累死
赵老汉一早死了老伴,条件也不是很好,到了五十岁的时候,才给木匠儿子赵有才,张罗了一门亲事。
这儿媳妇马小秀进门后,倒是个能干活,能理事的。
把赵有才外出做木匠的工钱,都安排的里里外外,日子也开始红火起来。
只是赵有才时常外出做工。多则两三月,少则十天半月,这马小秀慢慢地,就耐不住寂寞了。
一日,邻村一书生王学谦,路过赵老汉家,见这马小秀正在屋外缝补衣服,就上前讨口水喝。
说是讨水喝,实则是借机搭讪,意图勾搭一番。
原来,这王学谦,平日里能写能说,又长的一表人才,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女子。
见这马小秀长得乖巧,又有些妇人的风韵,心里欢喜得不得了。
那马小秀也是时常苦闷,连说个话的人儿也没有。王学谦又善于撩拨,两人真是一见就投机,说到高兴处,王学谦竟然讲了些晕话,那马小秀也毫不在意。
马小秀被王学谦逗弄得咯咯直笑,欢喜异常,心想,这人倒是极会卖弄的,一张嘴皮子如同上了蜂蜜,人还长得极为入眼,比自己那木匠老公,不知道是强了多少。
王学谦见马小秀十分上道,更是拿出浑身解数,把自己在外的各种见闻,稀奇之事,添油加醋,都说与马小秀听。
两人聊的热火朝天之时,赵老汉干完农活回来,王学谦赶紧才走了。
马小秀盯着书生的背影,出神了好久。
一连多日,这王学谦,有事没事,就过来找这马小秀。
两人之间,日渐暧昧。
赵老汉撞见过几次这书生后,心里自然也十分疑惑,但一时又无把柄,只得作罢。
这一日,赵老汉说,要出去帮忙换工,今天就不回家了,让马小秀注意关好房门,谨防小偷。
马小秀心里大喜,心想,今晚或能和这书生,成就好事。
果然,王学谦又瞅着时间,过来找马小秀。
由于赵老汉不在,两人越发的放肆,说了许多爱慕之情,道了许多相思之意。
“姐姐,你就心疼我一回,成全了我吧!”王学谦喜笑颜开。
“呆子,我那公公,今天有事外出,晚上也不回家,我给你留个门,你趁夜过来,我们也好做成夫妻”,马小秀内心也是十分的期盼。
奈何现在是白日青光,害怕有人,要不然,两人早就干柴烈火,燃做一团了。
这天下午,王学谦回去净了身,换了衣服,早早就盼望天黑。
天刚擦黑,就急忙急慌,直奔马小秀家而来。
也是该这赵老汉倒霉,原本借机外出,是准备杀一个回马枪的,哪料到,出门时带了些酒御寒,结果却喝得多了些,竟然沉沉睡去。
等醒过来,已是晚上亥时,在现代来说,是晚上9点左右。
等赶回去时,那王学谦已经和马小秀睡在了一起,成就了好事。
那马小秀也是十分机敏的,听到外面动静,连忙让王学谦起身,就从后门逃走。
赵老汉看见有人从后门逃走,便追了过去。
那马小秀心道,好险,好险。这公公为何突然就回来了?差点就被抓了一个现行。
赶紧整理好衣服,假装也跟着追了过去。
王学谦是偷花贼子,又年轻力状,自然跑的极快。把个赵老汉累个半死,也就只看见个背影。
赵老汉气喘吁吁回来。
“公公,有贼,有贼!可惜被这厮逃了”马小秀见公公回来,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,连忙先喊起贼来。
“可曾看见?”赵老汉问。
“不曾,不曾,倒是未曾丢东丢西!”马小秀道。
赵老汉有些后悔,如果不喝酒,早点回来,或许,今天就拿住这贼人了。
且说这王学谦,虽然是惊了,但心里的快活,确是无法形容的。这有了一次,便想着第二次。
奈何赵老汉有所防备,王学谦和马小秀,连面也不能见了,那鱼水之欢,就更不可能。
这日,马小秀说要回家,看望父母。赵老汉同意了,实际却偷偷跟在了后面。
这马小秀几日未见王学谦,心痒难耐,便要自去寻他。
原来,上次两人睡住一床时,王学谦为了长久与马小秀厮混,和马小秀约了一个地方,便于相会。
走到约定的地方,马小秀大喜,那不正是王学谦吗?原来,这王学谦这天天急不可待,已在此地等了多日了。
两人一见面,就抱住一团。
正在这时,王学谦撒开马小秀就跑。马小秀回头一看,自己公公,拿着一把弯刀,追了过来。
马小秀连忙躲在一边。
赵老汉也不理睬马小秀,径直就追了过去。
还没追几步,赵老汉有些心急,一不小心,狠狠跌了一跤,晕了过去。
半月后,赵有才赶了回来,自己老父亲已然病得不行了。给赵有才只说了一句,“你娘子已有外心,务必休了”,就死了。
赵有才安葬了老父亲,又按照父亲的遗言,休了马小秀。
那马小秀倒是极为高兴的,以为可以和王学谦做个长久夫妻。
那知这王学谦要参加科考,早已离去。这马小秀竹篮打水一场空,再无人愿娶,孤独终老。
王学谦赶考路上,意图勾搭一大户人家小姐,未曾想被捉了现行,打折了双腿,后来死于行乞。
赵有才,在外做工,与一个寡妇相好,后成了亲,一家人安分守己,日子过得倒是自在。